辩论中的表达,其实就是把一个你心中针对辩题的画面,用口语叙述的方式给大家感受的方法。而比较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向大家说一个你脑海中,根据这一个辩题所建构出的故事。
我们常见的说故事方法,就包括了电影,漫画,小说等等。而在我看来,辩论中的表达,其实是结合了这几种说故事方法,而延伸出来的叙述方式。辩论中要表达给大家知道的画面,其实并不是一张定点的图片,而是一连串运作的动作,其形式,更像是电影。举例而言,在辩论中,若我们要表达的是不允许多元的声音出现是很可怕的情形,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很可能是有人说出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观点后,被绑在十字架上,在大家面前,活生生的用火烧死。在焚烧的过程中,人身上的皮肤开始变得焦黑,甚至脂肪也被烤了出来,其他想要救他的人,也被打倒在地上,只能眼睁睁看着说出不同声音的忤逆者被烧死。到最后,大家看着烧成灰烬的人形,脸上的表情变得越来越麻木,而这种事情发生越来越多次之后,大家的表情,渐渐变得一模一样,这个世界也成了一个复制人的世界,藉此来表达被同化后的思想的可怕。
在初步的画面构成了过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将画面变得更简练。由于电影是由一连串不停地动作和画面所组成的,因此全数表达的话不仅仅会很花时间,也有可能使得要表达的重点失焦。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将电影的画面简化,只挑出重点,让这些画面形成类似漫画的图片。这一系列的图片由于都是整个故事的精华,因此只讲述这一些画面并不会让故事的片段割裂,反而会更凝练。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图片文字化,而这一部分,就牵涉到小说的语句结构。我们要做的,就是参考小说是使用怎样的文字组合方式,利用堆叠的力量,把画面中要表达的情绪释放出来。其中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利用排比的方式,不断的堆叠出情绪,并在句子的尾端放出想要让大家思考的问题,让之前一系列的画面突然爆发,引导大家在脑海中自行塑造出辩手想要表达的世界。
有了关于整个画面的文字后,剩下的,就是如何把这些文字说得动听。这个部分可以参考的是很多综艺节目塑造爆点的方式。要让人留下印象,最常见的做法之一就是塑造反差,而这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表达方式,由于一直走在其他人思考的前端,所带来的戏剧效果,也会在不自觉的状况中影响听众的思考模式。其中个人认为的佼佼者,就是台湾的Local King的主持,和喜剧之王周星驰的电影。只要掌握了这种说故事的节奏,你的申论,一定大大的进步。所以请记住,说笑话,其实也是练习申论的一种好方法。
什么?你说在还没有把语句练通顺之前就开始这种画面的想象对你来说太强人所难?安啦,之前会把句子说不通顺其实是因为你的嘴巴永远跑在你的脑袋前面,才会在脑袋控制不了嘴巴后说出一大堆的赘词和语义不详的话。因此,只要你的脑袋已经知道你要说的是什么过后,你的嘴巴,一定也会乖乖听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