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Saturday, October 27, 2012

主辩稿的写法



大家好,好久不见。在间隔了那么久的时间以后,今天就来讲解主辩稿的写法。

在传统的新加坡赛制当中,主辩,二辩,三辩和结辩分别有着各自的任务,起、承、转、合。尽管在后来的赛制中,每一个辩次的责任都有所演进,但是主辩依旧保持着起,也就是开篇立论的角色。

一篇立论明确,文字清晰的主辩稿,是让观众,评审以及对方辩友能够清楚理解己方论点的关键,这有助于大家吸收己方想要说的话,也有助于接下来的讨论能够进行的更加顺利。而一篇明确的主辩稿,必须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1. 背景
2. 定义
3. 衡量标准
4. 防线
5. 论点
6. 论述
7. 例子
8. 结论

先来谈谈背景在主辩稿中的作用。背景主要是为讨论范围画下一个刻度,以免在讨论的过程中,牛头不对马嘴。在讨论教育模式对社会的影响时,我说的是PMRSPM,你说的是唐宋元明清的科举制度,如果这样的辩论还进行的下去,也不能不说是奇葩了。最常用的背景,也是本人认为最具有讨论意义的背景,通常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以及概况,因为这能够让整个辩题的讨论符合时代的意义,也能够避免空中楼阁,大说空话。除此之外,背景很多时候还抱着对衡量标准合理化的功能。这在之前的讲义中曾经解释过,因此就不赘诉了。

在写了背景过后,就是把定义以及衡量标准镶进稿子里面的时候。定义需要明确合理,尽可能把双方的共性以及特性表现出来,最好能够加上出处以及参考资料,而衡量标准的合理化也是需要在稿子里清楚表达的。因为,这很多时候,将会是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有时候,在辩题当中难免会有一些灰色地带,或者是相对不合理的讨论方式,这难免会对辩题核心思想的讨论带来阻碍,而防线就起着阻隔这些灰色地带的作用。例如在讨论人生的成败取决于际遇还是性格时,如果把人生中每一件的大小事拿出来讨论不仅没有效率,也会使讨论失焦。因此,只要把防线设为“人生的成败=社会对整个人生的评价”,讨论进程就会跨进一大步。
注:这一个例子当中,防线和背景是重叠的

当一切的前言都铺排完毕,就进入了论点。有一句话,论点是辩题和衡量标准之间的桥梁,论述是桥梁的骨架,而例子则是让桥梁能够真正让人行走的,最后铺上的石板。每一个论点,都需要有一个大标题,来让大家明白你要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没有核心思想的论点,就好像在水里插着的 一根一根散乱的木桩,根本不可能连成一条桥。而良好的论述,则在一层一层的推论中,把论点和衡量标准之间的木桩连接起来,让我们看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最后,例子则把让人行走的石板扑在桥架上,让人明确了解到,这个辩题和衡量标准之间,在事实层面上,此路可通。

所以,在最后当我们发现这一条路是可以走得通的时候,当然要告诉大家,因为辩手是不自私的,是负着把道理告诉大家的责任的,而这个道理,就是我们的结论。所以,辩手是很伟大的(远目),这就是今天的结论。

Saturday, March 24, 2012

我恨你们!!!

小朋友,我恨你们!!!
干嘛打得那么好,让我那么感动,结果差一点在看你们自由辩的时候流两滴泪!!!
干嘛有那么大的进步,让我想要不带你们又觉得有一点可惜!!!
干嘛那么有心学习,让我想放下你们专心工作都不可以!!!
你们干嘛这样!!!
我恨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