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惠
正方架构
背景
全球化带来的现象
1)跨国企业增加
2)贸易自由化扩张
标准
经济主体会选择较多的竞争或合作?
论点
正方以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和发达国家的放宽市场控制来论证:
-在有限的范围内,竞争者增加了,范围缩小了,因此竞争多了
-在资本主义的趋势中,利益为先。许多国家实施竞争体制+市场本质就是竞争 = 竞争多与合作。(有点没有凸现“多于”)
-略为提及贫富悬殊很普及化,而它是因为竞争造成的,可要解决问题也是靠竞争的,所以竞争多与合作。(我是认为这样子推论有点怪怪……为什么贫富悬殊=全球化?)
反方架构
背景
反方先是强调合作真正的含义来为自己画一个防线。
-相同任务
-关系强化
-为更高目的而协调(这点应该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合作是基础,它使大环境稳固,信任增加,才能发生竞争。
所以竞争是的合作带来的。
标准
他的标准很奇怪。在普通层次看来,表面上是竞争,但深一层探讨,就是合作。
因此合作多于竞争。
交锋
-双方整场都在争合作和竞争的体现。但是双方好像都没比较出多于。
-在高层次跟普通层次周旋。正方尤其是对“什么是竞争?”紧咬不放。但是反方并没有给予比较正面的回应。只是回答“眼界问题。”
-正方也企图推翻遵守规则不等同于合作。最后好像不了了之了。反方一直稳守自己立场,防守。但是少了很多的即场攻击(相较于正方)
个人表现
-正一除了在陈词之外,在自由辩站的次数太少了。
-正二急于在自由辩表达,使得团队默契有欠。在答辩的时候显得过于猴急。
-正三很灵活,也问到要点,很清晰。
-正四在结辩也点出蛮多东西。可能是获胜原因之一。
-反一的情形有点跟正一一样。但是陈词得有气无力。
-反二不急不徐,质询的时候很从容,但是间中有点乱掉。可他在小结讲得很清晰。
-反三很凶。答辩也不是很好。质询时倒尽显风度。
-反四依然惯用他的煽情,但是比起其它的场次,这次的表现还好而已,也一直强调竞争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举出很多生活化的例子,让人很容易明白)
个人感受
觉得这场还蛮精彩的。可惜的是没真正论证到自己的标准。搬到结辩再谈有点迟。
反方的概念很特别也很危险。如果正方攻击力再强一点,可能会有很强势的攻击吧!
本身比较bind反方。他们感觉是真的在讨论,反而显得正方过于求赢,而忘了整个全球化的背景,有点狭隘。
燕钏
正方架构
背景
经济全球化有两个特征:跨国公司的增加 + 贸易自由化
标准
在现时层面,经济主体会选择竞争/合作
论点
-宏观:全球化提供一个平台,让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系在一起=>竞争对象增加=>竞争范围增加
-微观:在市场上,企业为了追逐利益而竞争=>市场竞争体制增加
-价值:要大家正视现实=>勇敢积极投入竞争
反方架构
背景
合作关系的定义分为三个层次:
1. 为了共同完成任务,以外在形式实现
2. 社会关系的强化,以遵守规则、规范、法令的形式实现
3. 为了达成更高的目的所达成的协调,以对立的方式实现
论点
-合作(依据第二个定义)是竞争的基础。 Eg.遵守各种原则标准,贸易、货币、航线
-合作(依据第三个定义)的体现增加。Eg.辩论赛、足球赛
交锋
正方攻击
1. 定义:什么是竞争的定义?
全球化有带来竞争,也有带来合作,反方不否认,但如果对方说竞争实际上都是合作的基础的话,那还有什么是竞争?如果所有行为规则等于合作,人类哪个行为没有规则®所有行为都等同于合作的话,那什么是竞争?
2. 反驳对方的论点
反方的论点是竞争的前提必须先合作遵守原则标准,正方反驳原则标准也是竞争出来的。要定一个公认的标准时,每个人都在竞争使自己心中的原则标准成为那个公认的。对方说合作制定原则,但如何制定?如何分配?还不是依据竞争力较大的强者制定的。
3. 巩固自己的论点-竞争环境的增加
(宏观-国际)
经济全球化拉大贫富悬殊的差距®原因是各国之间在竞争
(微观-企业)
市场的利益原则是竞争eg.麦当劳肯德基、宝马benz都扩大了自己的市场竞争
反方攻击
1.
全场只有一把武器:竞争的基础是合作。论证方式:在做生意上一定要遵守规则、标准、原则、达到共识,这是合作的体现。否则不能在全球化下生存,结果就不能带来合作。反方提了很多例子关于货币汇率、贸易标准、关税协议、greenwich
时间日期、国际衡量标准…
个人感受
我会判证正方胜出,因为我不是很认同反方的概念,有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反方的概念很简单:
竞争的前提=合作
合作的前提=合作
所以合作多于竞争
我觉得很奇怪………
照反方的逻辑,一件事情从这个角度看是竞争,从反方的角度上却可以把它说成是合作,照反方那么笼统的定义,到底我们要如何准确的判断这个是竞争或合作呢?反方没有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来划分什么是合作什么是竞争。
反方说合作才能带来竞争,可是同样的竞争时也会带来合作,好像要是mcD要跟KFC在市场上竞争,他就会找各种各样的商家来合作,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反方的论证方式,谁带来谁,谁就多于谁,我不是很认同,因为正方也可以用来用,到最后变成大家在讨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鸡比较多还是蛋比较多,很可爱的是, 妈妈生了孩子,妈妈就一定会多于孩子吗?难道妈妈不可以能生多于一个孩子吗?反方只是论证到竞争的前提也许真的是合作,合作的体现在于遵守规则,可是却没有论证到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因为辩题是经济全球化使竞争多于合作/反之。为什么遵守规则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在经济还没有全球化之前,我们看看中国还没有对外开放之前,难道中国人就不用遵守规则了吗?那什么叫男尊女卑的社会规范?那什么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法令?
依敏
正方架构
背景
这个辩题从背景来谈,这个背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跨国公司大大增加,贸易程度的扩张&激烈程度的扩大。
标准
经济主体究竟会选择更多的竞争or合作。
论点
-宏观:发达国家放松对市场的控制,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舞台,能够参与竞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一起加入竞争行列,竞争对象增多的同时,竞争也增多。
-微观:全球化下,作为企业将本能的去追逐利益,各国的贸易壁垒被打破,加入全球化。实施市场竞争体制,竞争体制的扩大使竞争不断增加。
反方架构
背景
最懦弱的韦氏大辞典-合作
1. 共同任务的达成
2. 社会关系的强化
3. 为达成更高的目的所需要的协调
标准
所有竞争的前提是合作,所有合作的前提也是合作,所以合作大于竞争。(我找不到,是这个吗?)
论点
应以更宏观&全面的观察角度去认识合作的意义。目标得透过两方以对立的形式(竞争)来互相协调(合作)彼此提升。竞争必须在一个更大更稳固的合作状态下才可能产生。企业能够在国际间竞争,靠的是在各方面上的合作。全球企业能够一起竞争赖于人类的合作&信任基础加深。拒绝合作,没有竞争资格。许多竞争在意涵上来看是合作。表面是竞争但其实是以对立的形式提高各方面的水平。全球化是我们借由彼此的竞争,合作向上攀升的过程。
交锋
正三,有竞争力和没竞争力的之间的利益分配,按照反方的逻辑,是无法按照合作的原则来分配利益的。因为何者都会想要获取更大的利益,所以需要竞争。正三小 结,以对方的逻辑来看,没有竞争的存在。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日益严重,因为竞争。强者胜出弱者淘汰,小国更不可能通过所谓跟大国的合作或援助而日益强大。 各国为了变强,必须靠的是竞争。
反二要打的是所有竞争可以产生都要基于合作的基础上。反三质询时,要打的是两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又必须牵涉到另一方,那合作才能够达成。(没打赢,我觉得啦)反二小结,合作规范在于达到共识,不需要竞争来达成。各国必须遵守各种规范,条例,才能够竞争,所以竞争的前提是合作。所有竞争的前提是合作,而所有合作的前提是合作,所以合作大于竞争。合作不需要竞争,是达到共识。
反方一直都在说的是,不合作就没得竞争,竞争是合作的基础。竞争必须在更大更稳固的合作状态下才能产生。Eg:各个企业国家之间的竞争都必须在一个稳固的合作基础下,如遵守条例or标准,才能够竞争。有了选拔标准,才能有竞争。
正方质疑在反方的理论体系下究竟还有什么是竞争。WTO的条例,制定更好的竞争体制是为了达到更好地竞争不是合作。反方所谓的标准,也是竞争所得出来的,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标准成为那个竞争的标准。各个企业的发展,发达靠的是竞争。
反四:WTO鼓励公平竞争的原因就是因为知道没有公平的标准,竞争无法成立。没有合作基础的竞争不是竞争,是弱肉强食,恃强凌弱,因为没有公平的衡量标准。在竞争的逻辑里,不认输就是一种合作(这句我很喜欢)。到最后还是一样,竞争必须在稳固的合作基础在才能产生。
正四(走音大王):质疑对方概念单薄。企业靠竞争以获取盈利。而在在全球化下,各种物品在 推向全球化时都会有个完整的竞争体系,竞争体系下的是竞争,不是合作。全球化使各种竞争体系从片面的转向多层次,强弱者都可以在同一个舞台上竞争,导致竞 争变得更强烈,而不是更多的合作。各企业不加入全球化就会萎缩,加入后面对更对竞争,因为要打破垄断只能靠竞争,不是合作。
讲到最后,反方要讲的是所有竞争里的前提有合作,但所有合作的前提没有竞争,他们在争的也是这个。我觉得胜方是正方咯。反方只靠一个逻辑走天下,略显单薄,我觉得正方有反到。为什么要制定标准?我觉得是为了能更好的竞争咯,而那个标准也是竞争出来的,所有人都希望那个标准是有利于自己的,而他们去配合那 个标准也是为了能够在竞争市场上占更有利的位子。我觉得正三,正四还有反四表现不错。老实说,我不太懂正二在做什么。
佳颖
正方架构
背景
经济全球化:商品,技术,资本自由流动的时代
这个时代里:
1. 跨国公司增加
2. 自由贸易扩张
标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里,经济主体选择竞争还是合作。
论点
-宏观:发达国家资本上升,发展中国家参与 ,竞争对象增加。
-微观:企业的本能-追求利益,市场的本质-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导致市场增加,竞争增加。以贫富差距等例子证明竞争大,所以弱者被淘汰。合作无法平均分配-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利益,还是有强者弱者之分。
反方架构
背景
合作三个层面:
1. 共同达成任务
2. 社会关系的强化
3. 为了达到更高的目的而互相协调
论点
-竞争在合作的环境下才能产生。遵守种种的规范=合作。在双方遵守规范的前提下才能竞争。不遵守就失去竞争的资格,所以合作多于竞争,提出各种条约,所有竞争在高一点的层次来看其实是合作。例子:证券交易
-以竞争的形式合作。例子:辩论-双方为了追求真理
交锋
正方质疑反方的立论完全没有竞争的存在。遵守规则=合作?
正方:世上所有东西都有其规则存在,造对方逻辑,就没有竞争存在
反方:不遵守条规就没有竞争的资格
个人表现
正一比起反一小容比较多,反一答辩从容。
正二感觉木木的,但质询有风度。
反二笑容较多,让人觉得他蛮镇定。
正三有点笑里藏刀的感觉,反三有点凶,质询时控制不了答辩者。
反四都还不错。
正方自由辩时比较平均,反方只有二辩和四辩在回答。
个人感受
正方没有凸显竞争“多于”合作。架构上正方的比较保守,反方的比起来较有新意。
恩甄
正方架构
先说正方的架构,立论完整有说服力,一开篇就指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经济主体卷入其中,因此在:
1. 有限利益的争夺
2. 即使是合作也是为了增加竞争力,这两个前提下,就得出一个结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是扩展,竞争就越大,越多。由于市场的本质是竞争,因此经济全球化使竞争大于合作。
反方架构
至于反方的架构,简单直接的概念。 合作(基础)=>竞争或合作 =>合作(更高层次)。就是说,在对规则、标准的共识和合作下,经济主体才能进行竞争/合作,而往另外角度看,竞争其实都是为和谐发展等而合作。还提出韦氏大辞典的解释(那不是英文的吗?)
交锋
合作多于竞争吗?换个角度,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是扩展,合作有更强烈吗? 他们没有说到这点。反四有提到一句“经济全球化就是把这个概念扩展到全世界”,但还是给我感觉他们一直告诉我合作和竞争的深层含义价值之类的。他们论证到 “合作使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可以进行”,可是没有论证到“经济全球化使合作多于竞争”。
基本上交锋点就是正方举出反方的矛盾点时,比如说:“按照你的逻辑,在高层次就没有竞争了?”“每个竞争都有一个合作,那不就相等了吗?”但我觉得这些反驳并没有说服到我,直到正四站起来,反方才感到威胁了。他把这个事实辩题,说得很幽默,也很现实。(黄执中在揩汗了。)
个人表现
正2和反3一个样,惹人讨厌的感觉,没有风度,又没有笑容,观众看了也扫兴。= = 正3和反1就很可爱,笑脸迎迎的。正3坐在椅子上也一脸笑,不过站起来就觉得:笑里藏刀!反1的答辩很从容~ 反2的质询有风度,值得一学!黄执中和黄翔的结辩是整场辩论赛的亮点所在~
P/S:黄执中老师的头发太长了,在场上偶尔撩头发,有一点怪怪的~= =
个人感受
但是我很佩服反方的与众不同的架构,世新大学在预赛时持的是正方立场,当时的交通大学的架构是“没有这么高层次”的,辩论的有点吃力。因此,观众们看了这么多场经济全球化辩论,决赛的反方架构就给人惊喜的感觉。反而正方就没有新意了。这场辩论赛蛮精彩的,其实反方的架构不错,只是正方的攻击力太强,假如遇上别的对手,说不定能赢呢。